正面设计:骆行沙 | 正面雕刻:骆行沙 |
背面设计:陈坚 | 背面雕刻:陈坚 |
发行年份:1981年 | 面额:400.00元 |
发行量:1500枚 | 实铸量:1336枚 |
材质:金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1/2oz | 直径:27mm |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城打响了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第一枪。“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这就是武昌起义所体现的勇立湖头、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也是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在这一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辛亥革命70周年”金银纪念币,包括二分之一盎司金币和1盎司银币各一枚。
当时骆行沙设计的是正面,骆行沙选择了一张孙中山先生较晚时期的头像。骆行沙在浮雕的处理上并没有按照照片来刻画,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上重点表现中山先生的神似,由此来塑造一位伟大、庄重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形象。骆行沙的这件浮雕作品,可以说是他一生从事造币事业最成功的雕刻作品之一。
陈坚负责的是这枚金币的背面设计与雕刻。这枚金币的主图选自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汉白玉高浮雕《武昌起义》,表现了辛亥革命中起义士兵前卜后继、勇敢冲杀的场面。这枚币是一枚群像人物币,人物表情非常丰富生动,陈坚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抓住原作的神韵,把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形态表现得极细腻。在构图上,有意将群体人物的动态设计成一条曲线,与币的外圆形成呼应。
金银纪念币的浮雕可以高于流通币,但仍有严格的高度限制,而这枚币是将汉白玉圆雕变成薄浮雕,由于进入生产环节时,高花纹等比例冲压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模具毀坏的概率会非常高。因此,就对陈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由于受当日的工艺设备限制,浮雕版的尺寸不能太大,一个人物的头部也就一个手指头那么大小,要非常逼真地刻画形象,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除了需要坚实的造型基础外,还需要将感情融合进去。当时,纪念币事业刚刚进人起步阶段,经验都不足,可以借鉴学习的对象也很少,只能慢慢摸索,慢慢学习。陈坚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做这枚币的浮雕,做的很用功,反复修改,反复雕琢,自己认为已经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暂无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