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常欢 | 正面雕刻:张春晔 |
背面设计:朱荔辉 | 背面雕刻:顾杏宝 |
发行年份:2000年 | 面额:20.00元 |
发行量:11800枚 | 实铸量:11800枚 |
材质:银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2oz | 直径:55×36mm |
这套纪念银币的坯饼处理,在工艺技术上敢于大胆尝试,摒弃了传统的抛光法,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坯饼表面深腐蚀处理法。银币生产采用这种新工艺在中国也属首次,经新工艺处理的样币,大大提高了产品表面的光亮度,并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纪念币底面的“闪金光”问题。这对于提高纪念币的质量等级和延长模具的寿命,都是有积极意义的。用新方式处理的坯饼和用平底镜面处理的模具相结合做出的银币,镜面特别光亮,霜面特别细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敦煌飞天”纪念银币。全套6枚,分别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和唐代的“飞天”形象。如何在纪念银币上更好地表现出博大精深的敦煌飞天文化?设计人员首先查找了大量敦煌飞天图册的原作,找来了许多相关的参考资料,大家群策群力,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探讨,从整体的效果把握到细节的分析处理,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统一了认知,从产品终端效果来看,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即终于原作又有所创新。在雕刻中做到了将“敦煌飞天”这一古老绘画艺术和现代铸币浮雕艺术有机结合,寻找到最佳结合点,服从了在钱币上最终的视觉效果。二、既有区别,又有统一。6枚不同朝代的“飞天”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的,但作为整体作品,在表现方式上又做到相对一致。三、既把握整体,又注重细节。在认真“读图”的基础上、在具体雕刻的过程中,既掌握人体结构的合理,体现服饰飘带的飘逸动感,也注重细节的把握。例如,原作中都注重完美地再现,精雕细刻。
在花纹图案的工艺处理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一、对正面图案,采用不同光亮度处理,使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如作为主景的“九层楼”木结构部分处理得稍亮些,使主体画面突出,建筑结构清晰;而中景则处理得稍暗一些,更好衬托主景;远景的沙丘则处理得更暗,以贴近沙的质感。通过远景、中景、近景的明暗变化,做到既浑然一体,又层次分明。二、对背景图案,将“飞天”的脸、胸、手、脚等皮肤部分与服饰部分稍作明暗区分,即将脸、胸、手、脚等皮肤部分处理得稍亮些,服饰部分处理得稍暗些,而画面中的小花瓣装饰及文字则处理得更暗些,使画面更加丰富,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花纹图案不同的质感,克服了过去纪念币上花纹图案处理单一的缺陷。这一公艺处理方式在中国的金银纪念币上还是首创,获得了独特的效果。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