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周剑 | 正面雕刻:张春晔,徐云飞 |
背面设计:余敏,孙嘉英 | 背面雕刻:张江 |
发行年份:2008年 | 面额:300.00元 |
发行量:20008枚 | 实铸量:20008枚 |
材质:银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1kg | 直径:100mm |
奥林匹克运动是动态发展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它需要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这中间,自然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余敏与孙嘉英设计“拔河与太极拳”图稿,核心创作思路就是围绕于此。其中近景“拔河”与远景“太极拳”,取材均为中国古代竞技运动。表现手法动静结合,“动”是基调,“静”是色彩。动静工置于同一画面,既体现出东方体育的古朴健壮,又体现出东方体育的优雅温和。
相比之下,“拔河”更贴近于主题。因为作为正式比赛项目,拔河曾在第2至第7届奥运会上露过脸。设计语言是:通过参与者健壮体魄,显现“力”在绳索上的抗争;通过画面有意之“破”,突出拔河运动的激烈对抗。而“拔”的聚焦点,又集中系于绳索中间那根决定胜负位置的“旗”。画龙点睛的“旗”系于绳,悬于底盘,因而理直气壮地略去了拔河比赛的对擂方。“震鼓叫噪,为之鼓劲”的围观人群,受尺幅限制,也被隐于币面之外。虽如此,币面仍能感受现场气氛的热烈。远景“太极拳”静态表现,是对“拔河”动态的一种均衡。太极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以及引导术的完美结合。参与其中,或可体会到音乐的韵律,体会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和诗的意境。“太极拳”的表述,更多是挖掘它深层次的内涵与底蕴。由此,整个画面如漂浮的诗句,缓缓流溢,大度而从容。
石膏雕刻者张江,更注重对设计理念的升华性转述。其中“拔河”的表现,强调一个“刚”字。入画的3位壮汉,身体各个部位包括裸露在外的肌肉,甚至脸上的表情,都有超比例的夸张与放大,尤其是握绳之手臂,强壮有力,威猛阳刚。拼全身之力,夺一旗之地。因为“拼”,因为“夺”,所以笔触突破拘束,向左向右,与边环相连,显现出比赛场面的壮观。与之相反,“太极拳”的刻绘,又侧重一个“柔”字。或男或女,或老或少,6位练习者中式对布衫,以银须飘飘长者为核心。浮雕制作侧重点,在于强调内心的平静:动作是舒缓的,表情是平静的。“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太极拳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等特点,在张江手下得到了精准而完美地展现。“拔河”之“河”虽为背景,但雕刻表述另有风味——看上去只是淡淡浪花纹饰,但“水”的感觉非常强烈。拔河汉子脚蹬的坡地,以“抹”的手法写意表现,也明显可以感受“岸”的存在。
齐心合力的拔河。展现的是团结奋发的“刚”;飘逸潇洒的太极,体现的是东方文化的“柔”。二者从不同状态,折射出奥林匹克倡导的拼搏与进取的精神。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