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李小川,申宪章 | 正面雕刻:李小川,申宪章 |
背面设计:胡福庆 | 背面雕刻: |
发行年份:1995年 | 面额:10.00元 |
发行量:10000枚 | 实铸量:10000枚 |
材质:银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1oz | 直径:40mm |
中国“熊猫”金币经过多年历练,到1995年,已经形成自己独特体系,结合东方文化的神韵,兼容并蓄西方外来元素,形成具有中国色彩的独立风格。
1995版“熊猫”金币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名称,叫“熊猫打伞”。设计师王福德说,这也是他无意中看到的一张照片,觉得非常好,就把他拿来做了构图,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被认为是独具慧眼的创意设计和驰骋如飞的想象力。
因为构图特别,所以画面非常具有视觉感染力。它的中心图案是一只顽皮的大熊猫半身像,除身前部分横排面额外,大熊猫的身形几乎占满了画面的整个中心。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看似大大圆圆的头颅呆头呆脑,其实有别于熊的体态笨拙,心思、肢体均灵活,非常可爱。只见它双臂有力,将头顶翠绿密实的竹枝拉下,它好像不甘于眼前的“战果”,一脸不谙世事的憨态,正跃跃欲试、不甘寂寞,“吃相”令人忍俊不禁。贪吃的大熊猫构图东感十足,形象丰满圆润,充满了设计者的智慧和想象力。高浮雕的皮毛雕工刀刀细腻丝丝入扣,茸茸皮毛的层次经浮雕加以喷砂效果的处理极为逼真,仿佛熊猫的体温都能感受到;皮毛雕刻舍弃了表现大熊猫皮毛特征的凹刻技法,在图案的不同部位,利用高低中浮雕的透视和剪影效果,辅以材质的金色,显出皮毛的起伏层次和毛色的深浅;下首臂弯处做局部抛亮的工艺处理,剪影效果下的明暗对比强烈显示出皮毛色彩的交替变化;眼窝以深浅雕工衬托那双戴着“墨镜”颜色的眼睛,刻画的灵动而欢快,为熊猫最经典的极具“笑果”处。
胡福庆设计的“大熊猫”图稿,是一个相对特别的角度。从画面构图看,准确名称应为“熊猫觅水”。
币面描绘的是一个充满情趣的场景:刚刚成年的一只雄性熊猫,或许是在竹林间吃得太饱了,或许是在树丫上玩得太疯了,也累,也倦,于是拖着圆滚滚的肥硕身躯,从从容容地走到河边,想在水边来一个痛痛快快的畅饮。
浮雕制作特色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以既粗犷也细腻的手法,将“大熊猫”四肢皮毛做了逼真且带有强烈质感的描绘:张扬而杂乱,一扫过去“温驯”印象。皮毛的黑白两色也不再是前期平淡的折光对比,而是融进了更多丰富且有变化的内涵。二是以类似于女性的细腻笔触,将“大熊猫”一双眼睛,包括它紧抿唇,嗅气的鼻,温情而缜密地进行了刻画。形式是第二位的,生动也是第二位的,复杂的情感的真是表露,这才是作品最鲜活也最触动人心的地方。
围绕大熊猫题材创作的艺术形象,多到不胜枚举。但王福德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动起来的大熊猫生态画卷。近距离欣赏“熊猫”币,思考的是它与人类的未来,传达出的是对大熊猫的慈善友谊的人文关怀。由此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自恋,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建立在文化修养的高端享受之上的赏心悦目。
1995年版“熊猫”普制金币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就是改前期的凹刻法为反喷砂法。因为是一个创新技法,所以当时朱纯德特别委托胡福庆到沈阳造币厂,与王德福共商具体的制作过程。对于熊猫系列金银币创作,它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改革。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