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钟有琴 | 正面雕刻:童友明 |
背面设计:钟有琴 | 背面雕刻:陈坚 |
发行年份:1980年 | 面额:300.00元 |
发行量:15000枚 | 实铸量:15019枚 |
材质:金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20g | 直径:23mm |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于1910年。1975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以中国奥委的名义申请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名古屋执委会决议通过,承认中国奥委会名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重返国际奥委会。后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允许并授权中国奥委会制作“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金银铜纪念币。该组金银铜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造币公司铸造,美国佛蒙特州蒙彼利埃市国际辅币与货币公司独家海外经销。
这套金银铜纪念币共用的正面图案,对于钟友琴来说算不上什么设计,国徽是绝对元素,没有办法变动,所以能做的就是在国徽下端做一些花卉纹饰,分左右对称设计,面额压于其上。
古代射艺中的“射”,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从矢从身。”在古代,“射”为“六艺”之一,为会意字,右之“寸”在此做“手”解。设计之中,钟友琴考虑的不仅仅是要表现“射”,而且要表现两位射手处于竞技状态中的“射”。原作中,两位射手只是配角,它们左右并列,一手举弓,一手拉弦,正在搜寻目标,准备瞄准发射。钟友琴喜欢他们形态的节奏感,便截取过来作为币面主图。有趣的是,两位射手表现的都是一种姿势,弓弦之间并没有常规意义上的“箭”。钟友琴也试图做些填补,但试了几次,总感觉不是很协调,反而破坏了画面的美感。整个背景钟友琴用的是孤独而立的一株杂树,枝干稀稀拉拉,上下也没有叶片。但一叶知秋,大漠之中,能感觉风从北方的天空呼啸而过。两只掉队的大雁掠过画面,恰好让钟友琴给敏锐地捕捉下来。
“古代射艺”的币面,设计师以长焦距镜头,穿越历史时空,捕捉到了这一精彩的瞬间。两位射手均半跪于地,但跪资有深有浅,这种深浅随空中飞鸟的速度而变,前者拉弓上仰45度斜角,身体也作如此斜度。后者等待飞鸟越过头顶,因此角弓所向接近180度直线,其身躯也是后仰到地面。弓在弦上,引而不发,射手的睿智与耐心,在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金银铜纪念币一亮相,就在世界币坛引起不小轰动,欧美国家的钱币专家非常推崇,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罕见、最具独特风格的奥林匹克纪念币之一”。其实,真正“罕见”和“独特”的,不是它的设计风格,而是它的设计思路,它从传统文化与悠久历史的角度,展示体育精神在中华大地的传承和发展。
1980年中国人民银行只发行了两套金银铜纪念币,而“第13届冬奥会”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这两套加厚币,也是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史上为数不多的几套加厚币之一。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