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曾成沪 | 正面雕刻:曾成沪 |
背面设计:白立梅 | 背面雕刻:曾成沪 |
发行年份:2000年 | 面额:50.00元 |
发行量:6600枚 | 实铸量:6600枚 |
材质:金币 | 质量:普制 |
重量:1/2oz | 直径:583930mm |
在十二生肖里,大众最喜欢的其中之一就是龙。除中国以外,泛亚地区几乎都能发现龙的身影。
龙的形象在商周以来,披坚执锐、纵横捭阖、屡获殊荣。考证商代以前的龙,更多的带有图腾的色彩。“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乃是印第安人氏族的标志,意为具备共同祖先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们所拥有。中华龙的发展过程,其中的一个特征就是被认可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图腾亦有祖先的含义,龙的形象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以及朝野间各取所需的塑化,吸收了复杂的因素,具有了超自然的力量和神性,渐成今日的模样。其作为图腾的属性之一和功能的外化,除了被帝王所挟持为其保驾护航、责任和能力被无限放大到无与伦比的程度外,由尊崇而形成禁忌。龙图腾保护神的含义得到引申,其原始含义一步步转化与神话结盟,逐步成为民族的象征和“总护法”。
部落氏族对龙的崇拜主要缘于视其为天上的使者,通过它沟通人间天上,得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追根溯源,作为活动的物体,人们认为动物性的图腾更具有生命力,是其它灵异和祥瑞无能为力的。君子圣人“以龙比德”,上古神话中龙辅助大禹治水,功不可没,勋劳永驻;汉高祖的感龙而生更是将龙与图腾中的祖先含义加以引申,皇帝由此正式与龙发生了关系,皇帝的面孔定性为龙颜,真龙天子至为尊贵,龙亦随之至高无上起来,凛然不可侵犯;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又使龙凭空增添了一些新的象征意义,如祈雨功能的延展。
在中国,到处都有龙的身影,从划龙舟到古建、家具上的龙纹雕刻、石雕龙的碑刻和建筑构件、彩画、蜡染、织绣、窗花剪纸、花灯等,这些都表现出中国人对龙的崇敬和喜爱。龙身处处都具备了表示全力、地位的象征意义,对其艺术性的发挥而不仅仅是强调装饰性的显露。
朝代的更换,社会的发展,皇权的嚣张跋扈,使龙的象征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今天的币画上,其艺术的表现力突出了龙形装饰的效果。图案的形式美,图案结构的特点等,与明清两代朝野的装饰风格并行不悖,九龙壁九条龙的原型,它们对于形成币画中龙的华美造型和感人神韵,起了决定的作用。
长城叙述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见证了一个个辉煌灿烂的历史瞬间。在长城之巅,设计师亲手触摸那一砖一石,感受到强烈的震撼。长城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碰撞而生发的灵感火花升华为金银币图画的设计构思,迸发出一件艺术性包容唯美全新的杰作。运用长城雄关的意象,将传统工艺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建筑相交融,传达出的是永恒的民族文化的精神。
时间是鉴定经典的最好标尺,长城的存世不朽演示着民族的坚韧不拔,而“龙图腾”的存续绵延可晓谕子孙后世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风骨。
选择这图案有足够的理由,长城和生肖龙图案互为表里,向人们传达的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厚重和久远。站在历史的高度,设计者在这枚长城景观的设计上采用了较之以往设计不同的全新视角,意图营造一种画面外的想象空间。这是一种雕塑化的形态蔓延,使整个空间看起来,在近景处仿佛为观者留有一块可站在上面遥望继而遐想的平台,延展出纵深的视野。设计者在画里画外搭建了想象和视觉交互对话的窗口,由近处景致的延伸渐趋辽远。“秦时明月汉时关”,“初闻征雁已无蝉”,百丈雄关洋溢着既激扬又沉静的诗意。沧海成桑田,长城的升沉显晦,令人销魂,令人忘我。我们横观纵览在方寸之间,搜寻长城带给我们的远景和意境。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画面布局错落有致。形成博大庄重的空间质感,景观以建筑为中心,采用近大远小的散点式构图手法,突出以山海雄关为主的规整大气,云头和树木置于关城上下,适度的比例衬托关城的高低。模纹城砖、林荫树阵、长城委蛇、云朵水影等景观要素烘托出空间氛围由气势恢宏转为恰淡,利用疏林及水景过渡到海边景观,最后以远景处长墙收尾,圆满而大气。
作品以简洁、优雅的线条,使观者可通过全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思忖长城给予我们的伟大情怀和雄健的气魄。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