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设计:宋津民 | 正面雕刻:宋津民 |
背面设计:张文竞 | 背面雕刻:张文竞 |
发行年份:1994年 | 面额:10.00元 |
发行量:3900枚 | 实铸量:3908枚 |
材质:银币 | 质量:精制 |
重量:2/3oz | 直径:36mm |
同样是徐悲鸿的作品,在《喜鹊图》中金币选用的为单只喜鹊,银币选用的为单只喜鹊,银币选用的是双只喜鹊。相比之下,双数或双数以上,多少有画家个人“喜上眉俏”的心情或社会“喜报迭传”的背景。对于画家徐悲鸿来说,“喜鹊”只是他闲来写趣的花鸟小品,并不认真布局,也不严谨谋划,自然谈不上腹稿、草稿之类。三五朋友在一起,聊得高兴,纸铺开,笔提起,潇潇洒洒,任意泼墨,意到哪儿,笔到哪儿,画到哪儿,完全随心情而定。虽如此,却也是多年苦心修炼的表露,因此,笔墨在纸上,无论节奏、构图、线条,全都行章走法,循规蹈矩。
原作结构非常工整:画面之中,两只喜鹊并排立在葡萄枝上,左上大片留白,是大自然的蓝天白云,也是画家或他的朋友轻松而愉快心情的表露。两只喜鹊头左倾,嘴半开,似正在为某件喜悦之事而放喉高歌。喜鹊脚下的葡萄枝,由右向左,由上往下舒展,如流淌的音乐,沙沙有声。画面上,葡萄枝干苍劲有力,葡萄树叶舒展柔嫩,在画家娴熟的技法之下,寥寥几笔,神韵俱足。
设计师张文竞说,当时接受任务,她的内心一片惶恐。对于大师作品,从她涉足美术第一天开始,就充满无限敬畏。如今,要她运用贵金属币语言对大师作品二度表述,真不知如何下手。不仅如此,大师原作,笔深笔浅,墨重墨轻,寥寥几笔,物体、情绪、意境,就完整地表达出来了。这是一种书写,也是一种意描。贵金属币为冷色调,很难自如再现。
考虑两三,张文竞决定把握两条原则:一是注重画面的简洁,特别是葡萄的枝叶,该删的,改加的,果断按此做了一些处理,以突出画面的重点“喜鹊”。二是在注重结构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原作韵味,以求传神之妙。由此,雕刻过程中,她尽可能“粗”与“细”兼用,如喜鹊的胸腹,就是平缓的“粗”,最大限度保持原作中的水墨韵味,生动形象地打磨,以求立体的透视效果。
“吾国最高美术属于画,画中最美之品为花鸟,山水次之,人物最卑。”徐悲鸿如是说。在贵金属币币面复制了大师的创作过程之后,张文竞也理解了他发自内心的感叹。
--Copyright @ 201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上海贝海拾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